新闻中心

媒体民大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民大 - 正文

【学习强国】内蒙古民族大学走进托克托县 探寻北疆文化

发布日期:2024-08-24

原文标题:走进托克托县 探寻北疆文化



暑假期间,随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北疆文化长廊的建成和开放,这里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参观,7月30日,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师生们来到这里,在此展开了一场丰富多彩、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

非遗面塑传承人杨晓娟在北疆文化长廊中传授面塑技艺。(摄影:乌力更)

几名学生簇拥在非遗传承人周围,聆听讲解和示范,面团在他们手中变幻成一头头生动可爱的小猪;另一组学生一边互相交流着编织技巧,一边分享着自己的奇思妙想;在黄河美术馆内,一幅幅展现黄河壮丽景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书画作品让师生们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学生们晒出自己的面塑作品。(摄影:张玮)

“这次带学生们来到托克托县,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拓宽视野,将课堂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内蒙古民族大学带队老师陈琢说,“在这里,同学们不仅能领略到传统技艺的精妙,更能深刻体会到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这对于他们的学术研究和个人成长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学生赵琪兴奋地说:“这次体验太新奇了,非遗面塑和手工艺品制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在黄河美术馆,那些气势磅礴的书画作品仿佛让我看到了黄河奔腾不息的壮阔景象,而博物馆中的藏品则让历史变得鲜活起来,让我对黄河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另一位同学张彭感慨道:“这次活动让我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不同的文化元素在这里相互交融,碰撞出绚丽的火花,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决心。”

学生正在托克托县北疆文化长廊中体验工艺品制作。(摄影:张玮)

托克托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黄河中上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各民族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

在托克托县这块古老而文明的沃土上,有新石器时期的“海生不浪文化”遗址,战国筑就的云中郡,唐代边陲要塞受降城,辽、金、明时期的云内、东胜城,互市贸易的水旱码头河口古镇。它们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

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师生们在北疆文化长廊黄河美术馆中欣赏墨宝。(摄影:张玮)

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学生们正在托克托县博物馆观看战国藏品。(摄影:乌力更)

此次内蒙古民族大学师生的托克托县之行,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民俗文化的魅力,更会在他们心中种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学生们在北疆文化品牌基地打卡留念。(摄影:乌力更)

今年,托克托县持续深入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工作,通过积极推进北疆文化长廊、海生不浪文化公园、耕稼陶渔、鸿德文理学院等项目,为创建自治区级河口旅游度假区打下坚实基础。

河口旅游度假区规划总面积达 70.64平方公里,总投资约 8.78 亿元。规划了“一环三区、一廊多点”的空间结构,把48个点位串点成线,营造出“处处是景区、步步有景点、路路见风景”的景观共同体。

此外,该县还推出了历史文化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使得更多人能够深入了解这里,北疆文化长廊更是一跃成为热门打卡地。同时,举办的开河节、葡萄节、黄河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区域内的文化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幸福感。


编辑:潘东平